2022年1月11日星期二

我對「三觀」的詮釋

明天前輩安排了一位重量級嘉賓為我們講課,題目是「基督徒世界觀和現今世界潮流」。這不其然讓我想起當年在國內工作時我們都談「三觀」,從哲學上來說「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簡單來說是關於一個人對事物和現象的態度。


1)世界觀 ~ 是一個人對生活中的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間的關係和觀點。“世界觀”這個詞好像很大,但我們不一定要用很Global的維度來說。比如,我家住在大嶼山愉景灣,有人說大嶼山是離島地方,距離市區太遠了,上班交通不方便,但如果有世界觀的話,我們的看法會不一樣,因為離島遠離塵囂,所以環境比較清靜,生活在裡面的人比較閒逸,交通這個問題要看目的地到那裡去,其實到中環或者MTR只需25分鐘船或車。這例子說明人只要對事物的感知不同,自然形成對外在世界環境的理解也感受不同。


2)人生觀 ~ 是一個人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核心看法和態度。“人生觀” 通常我們可以分作樂觀、悲觀、積極、被動。比如,最近新冠疫情厲害,有些人因為有需要被送到竹篙灣接受隔離檢疫,因為這次事出比較突然,所以政府安排上有點顧此失彼,其中有個別受隔離人士在營裡開直播火爆地大罵政府,但也有些人卻帶來一些床單被鋪,把一個冰冷簡陋的檢疫房間變成一個溫暖的暫時安樂窩,沒想到很快迎來了新的隔離政策,把21天縮減為14天,正確的人生觀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甚至把不可能的變為可能。

3)價值觀 ~ 是一個人對身邊的人、事、物的意義定位。“價值觀”每個人都可以不一


樣,價值不可以用一個 price tag 就說明一切,因為價值觀的計算本位可以是情感、回憶、快樂,而不只是 dollar value。比如,在疫情期間我們決定在能力容許下多做一點普惠別人的事,做這種事可以牽扯很多人和資源,但也可以是很簡單的個人行為,我們有了默契每次坐出租車都多給一點小費司機;每次回家經過天橋或者隧道時當遇上 busking 我們都會主動作出支持,有一次他們還邀請我一起當上街頭表演;多鼓勵優秀的基層勞動工作人員,因為他們的動力可能只是我們的一個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