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大灣區」多元化金融交易平台 ~ 香港的資本市場主要來自股票,繼「滬港通」和「深港通」出台後,隨著便是「債券通」,想必會帶動「大灣區」的債券市場發展。進一步發展包括:1)深圳股票初次融資一級市場IPO互聯互通。2)前海的QME出台後便是港深的「商品通」。3)非上市企業股權交易的互聯互通。
- 聯手推動粵港澳金融創新 ~ 在人民幣走向國際化不變的大前提下,「大灣區」內的其他城市應該積極爭取資本市場合作,推動RQDII 和 QDII等跨境投資業務,鼓勵灣區企業到香港上市,發展互聯互通,在CEPA框架下再進一步開放金融機構,把前海成功的金融制度(比如: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試點)引進「大灣區」其他城市,制定金融行業負面清單,再放寬市場准入,豐富區內金融產品,強化互聯互通,一方面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行業成本。
- 鞏固「大灣區」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中心地位 ~ 目前全球的人民幣結算中心
- 攜手重點發展金融科技FinTech ~ 互聯網革命性地打通了傳統的地理邊界,使各種創新要素得以連接起來。在 Deloitte&Touche 德勤 2017 全球金融科技城市評分報告中,香港排名第5位,深圳第30位,香港可以利用自身金融和科技服務業的發展優勢,配合深圳和灣區其他城市聯合打造一個更立體和覆蓋面廣的科技灣區。目前國內普遍使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平台,有綁定內地銀行卡功能,而香港人使用「八達通」,系統獨立自成體系,未能與內地支付系統連通;故「大灣區」急需一個能夠跨境支付小額的「快速支付系統」。
- 牽動粵港澳金融人才 ~ CEPA後國內對港澳背景的外資銀行、投行、保險、證券公司進一步開放,透過多種不同的金融交流峰會論壇等,人才得以相互交流學習。除此之外灣區裡有多家國際評分前列的大學,將會積極培養和供應區內跨界金融人才。
- 加強配合區內的金融監管工作~促進金融市場發展同樣重要的是對金融規風險的監管和規範,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對外開放最高的地區,隨著金融業的縱深跨業發展程度越來越複雜,加上近年來的互聯網和電子科技交易平台快速發展,金融監管需要與時並進。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經歷過多次國際金融風危機,可謂經驗豐富,擁有較多元的監管人才和手段,定能為粵港澳「大灣區」出力建立有利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創新監管機制。
2018年4月29日星期日
筆記 ~ 「大灣區」的金融合作
有說香港的核心功能是金融,在「大灣區」粵港澳金融業合作大概如下: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